时间: 来源:西安晚报 秦风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8月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节气表示炎热即将过去,代表着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永兴坊坚持以“二十四节气”民俗为基本元素,通过文化活动的形式,让人们亲身体验、感触、传承传统文化。处暑当天,一场“夏爽中国·嗨西安之处暑养生去暑气,永兴坊里品非遗”文化活动在永兴坊精彩上演。
此次由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政府、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城投集团主办,新城区文化体育局、新城区文物旅游局、新城区中山门街道办事处协办,新城区文化馆、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夏爽中国·嗨西安之处暑养生去暑气,永兴坊里品非遗”的文化主题活动,不但让市民游客通过活动了解节气风俗习俗,更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争秋夺暑”“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等有关处暑时节的的古诗谚语和风俗习惯你了解多少?在永兴坊一场处暑非遗知识知多少抢答赛拉开了活动序幕。只见现场观众无不积极踊跃、热情洋溢地参与抢答,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知识,有人对答如流,赢得了现场的观众的阵阵掌声。而有人回答的答案却是奇思妙想、出乎意料。整个活动现场的人们似乎在经历一场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后,参赛选手还获得了清热消暑的永兴坊酸梅汤。
永兴坊涵盖了陕西11地市107区县的非遗特色美食,这些陕西地域与本地特色美食对于老陕人来说,可谓相当熟悉,可外地游客却迷糊起来。随后在永兴坊这个“舌尖上的陕西”,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参与到非遗美食品尝活动中。在工作人员用眼罩蒙住参与者眼睛后,参与者在30秒内用舌头品味美食,正确回答出所品尝的美食名称的即为挑战成功,挑战成功者便可获得品尝场上任意一种非遗美食的资格。
整个活动现场真是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有人支招答案,有人称赞美食,他们为美食而论,无不热闹。参与此次比赛的游客朋友认为,来到一个城市,就应该静心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而不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此次他们来到永兴坊参与了处暑节气文化活动,从美食中感知陕西传统文化,称此次旅行不仅是咥美陕西,更是一场文化之旅。
处暑的习俗有喝酸梅汤、吃鸭肉的习俗,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处暑吃鸭去暑气”等谚语。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街头已出现卖酸梅汤的茶摊,如今永兴坊酸梅汤也受到万千游客的热捧。因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的功效,永兴坊为广大游客介绍网红产品酸梅汤的制作工艺,并且让游客朋友免费品尝。
此外,嗨翻现场的活动就是趣味吃鸭肉。在活动现场,黑色瓜皮帽下方悬挂着一片片鸭肉。活动的规则是要求参与者不能用手接触食物和绳子,仅调动帽子方向吃到鸭肉才算完成比赛。规则介绍的话音刚落,台下的市民游客便纷纷举手示意要参加比赛。一名小朋友激动地问,“不能用手碰鸭肉和绳子吗?这活动肯定很好玩,我要参加!”
随着主持人“开始”的一声命令喊出,场上的参与人员开始将帽子戴在头上,双手背后,用嘴巴触碰帽子上的鸭肉。由于悬挂的鸭肉摇摆不定,有时可刚好咬到鸭肉,而有时食物屡次却从嘴边滑过,吃不到嘴里。现场呐喊助威、拍手叫好、欢声笑语的声音汇聚一片,真是好一个热闹与快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每个人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永兴坊作为国内首个“非遗文化”主题特色聚集区,以非遗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理念,不仅汇聚了陕西各地的非遗、民俗、手工艺等传统文化,还以“二十四节气”民俗、传统文化等为基本元素举办了千余场文化主题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展示的活态传承方式,让非遗文化迎来了全新的发展。
今天的处暑活动,永兴坊也是以多样的活动形式赋予传统文化青春活力,让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通过接触,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魂,认识到这不同于当下快餐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进而消除对传统文化的隔阂感和生疏感,产生兴趣和喜爱,更可以让世界了解陕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魅力。(孟响文/图均有永兴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