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聆听黄河的声音
——揭秘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首届“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即将揭晓,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该奖项的发起、评选、奖项和社会意义,近日,众多媒体记者联合采访了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长王晓民,请他为我们揭秘“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
问:为什么要设立“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设立此奖有什么社会意义?
答: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中国人的心中,黄河占有特殊的地位,不仅是家喻户晓,应该是妇孺皆知。为什么黄河有如此魅力?缘于黄河流域的文化现象与我们民族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奔腾的黄河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因此从古至今,国人始终对黄河的精神敬畏和自然景象崇尚有加。改革开放之后,旅游业的兴起和逐渐繁荣,让人们对黄河有了新的认识,这便是黄河一泻万里所留下的自然景观、沿线名胜古迹和不尽相同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后前景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于是黄河旅游开始兴起,黄河旅游与文化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围绕黄河旅游开发、项目投资、业态布局、文化传播、交流合作、服务升级等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新高度,而这种高度背后,既有黄河文化的接力式传承、推动旅游发展的各类创新、大众旅游时代的旺盛需求、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等因素,也有各界精英的推波助澜、各类群体以及业态单位的拼搏与奉献。所有这些都如璀璨的群星一样默默推动着黄河旅游的发展,添彩着当代人的旅游生活,飞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当代旅游业不应该忘记他们。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为长期以来服务西北地区旅游协同发展,并携手共推黄河旅游的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在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的基础上,于2019年发起了以表彰促进黄河文化传播、旅游发展、业态繁荣、典型示范、突出人物与单位为重点的“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希望通过此奖的设立可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写好、讲好黄河故事,促进黄河旅游文化加速发展。
问:“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的奖项设置与评选方法有什么规定?
答:黄河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的初衷在于“旅游+文化”,即与推动旅游的关联项目和文化表达方式为界定范围,首届奖项设置有文学奖、明星奖、传播奖、创意奖、旅游奖、活动奖、商品奖等8类,以后还将逐渐完善,增加公益奖、国际奖等奖项,使其成为万里黄河沿线共推、互评,记录黄河旅游文化发展故事,彰显当代人黄河情结的年度性品牌大奖。
黄河从青海发源流经九省区,与黄河文化关联的典型人和事不计其数,从黄河流域走出的杰出人物和不论地域,对黄河文化传播作出突出贡献者也在获评范围之中。为了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性和社会性,我们联动有关各方成立了涵盖多领域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评审委员会,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任名誉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刘志明和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长王晓民任副主任,委员包括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文旅智库总监钟沈军、问卷网北京公司总经理郭晓波、世研文旅智库CEO张蕾、旅游专家崔宁、张燕、文旅综艺活动导演韩东风、美术学博士白林坡以及旅游业资深媒体人占方等。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涵盖领域广泛,有利于准确把握各奖项的筛选范围和评审结果。
“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采取沿黄流域单位、社会各界推荐、评委与研究机构提名、推荐理由比对分析、影响力调查、征求各方意见、评委会终评的方法进行,最后还将征求获评者意见,然后对外公布。
问:首届奖项有什么特点?目前评比情况如何?
答:首届“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评选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方推荐、提名项目众多。根据首届评选的特点,我们把获奖关联作品与项目入围范围确定在2019年5月30日以前,时间跨度未作限定;今后的年度奖项提名将限定在两年之内。
首届奖项中的个人入围者可谓大咖、名家云集,最终进入奖项获得者都是与黄河文化创意、创作、传播关联的精英代表。如文学奖获得者吉狄马加、王若冰和化方都是用不同文学形式书写、讴歌黄河的典型代表;明星奖获得者杨嵘是叱咤旅游演艺界的金牌导演;王向荣堪称家喻户晓的“陕北歌王”;陈光健是一代艺术大师、“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背后的国画明星;传播奖中有黄河草原与民族文化的词作代表乔明;将中国风、黄土情传向国际的著名服装设计师徐小平;多年来笔耕不止、书写黄河的唐荣尧。除以上三个奖项各三名之外,本次获得创意奖的三个名字之中,还有一位是从黄河走出的典型人物郭庆丰,他的创意是足迹踏遍万里黄河沿线,寻找了1000位民间手工艺人,共同为“母亲河”缝制了一件硕长而又色彩斑斓的衣裳,以寄托中华儿女对黄河滋养之情的敬仰与感恩。
旅游奖是针对沿黄流域在推动旅游发展方面不同类别的先进作为者而设,县域和景区是重点,既要兼顾流域省区的相对均衡,又要鼓励不同方面所展现的典型性。面对沿线高涨的旅游发展热情,此奖项评选难度较大,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评委会尽量着眼入围单位在推动旅游发展的闪光点之上,而并非产业规模大、接待人数多就一定会进入名单,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和推动沿黄旅游的总体发展。
活动奖、商品奖是为推动黄河旅游节会活动品质化、旅游商品文创化而设,在当前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旅游节会必须走品牌化、市场化、大众参与化的道路;而激活历史文化、当地特色、黄河元素、乡村振兴等类别的文创商品,则是应大力提倡的一种新业态。首届“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对此作出了尝试性探索,希望能对黄河流域文旅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目前,首届“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评选已经完成,8月16日将在2019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举行颁奖礼,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使第二届评奖时更趋完美。
问:下一步对推动黄河旅游发展,你们还会有哪些做法和行动?
答:万里黄河是中国版图上一道亮丽的文化旅游风景线,也是沿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西北五省区和兵团旅游部门多年来共推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黄河风情、红色之旅、民俗旅游等逐年在加大力度,其中携手共推的黄河之旅已凝结起了沿线城市、县区、景区、业态和传媒的发展合力。2016年我们发起了共同建设“中国黄河旅游带”的倡议,2017年启动了每年一届联动全线召开“中国黄河旅游大会”的合作机制。今年第三届大会在参会县区数量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历届最高点,充分说明了黄河沿线积极牵手,相互合作,共推客源互动,互促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热情和企盼。但是黄河旅游发展中也有许多现实的瓶颈,如以行政区域为界,同一景观分河而治、同一沿岸分段而治、景观同质化、节会重复化、营销封闭化、同水同脉不往来、市场促销不出省界等,这种问题的改变必须更新观念、放开视野、放大格局,只有树立“同河意识”,才能让沿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小我”变成黄河旅游总体品牌下的“大我”,这也是历届黄河旅游大会以沿线共同关注的不同方式力推“同饮黄河水•共铸黄河游”全局意识的目的之一。
为了更好地凝聚沿岸牵手同行、客源互动、产业合作、市场联动的发展共识,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下一步将联合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以及众多的各业界旗舰单位、专业智库与平台,推出沿岸共享的《中国黄河旅游手绘地图》,向国内外发行的《中国黄河游》公众图书,推动沿线民众互游互访的“黄河旅游卡”,整合推出中国黄河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各方建立黄河文创、营销、商品、美食推广平台,开展黄河歌曲创作大赛,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主动加盟,用专业的力量形成平台化分工合作,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共同努力,让中国黄河游成为新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携手把黄河的故事讲给全世界!
|